全国服务热线
020-38816946
常见一般心理问题――多疑 多疑 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人格表现缺陷 情景 常常通过主观“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对己不利的偶然事件看成是有意为之的必然事件;把对子不理的孤立事件当作有联系的必然事件;把生活中发生的正常事件看做是精心策划的必然事件。例如,看见别人在一起讨论问题就以为在说自己的坏话,还常常把别人的好意曲解为恶意,在人际交往中自筑鸿沟 多疑的心态一旦形成,比较顽固,需要警惕,它可以导致偏执性人格障碍。单纯的多疑,在成为一个行为模式以前,通常是在误会或有人搬弄是非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例如,和同事关系紧张才会觉得他们处处议论自己;当妻子因社交需要而与异性接触时才会怀疑她不忠,等等。换句话说,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有多疑心态的人才会以主观现象代替客观事实 无端烦恼 一种无怨无故的烦躁,苦恼的消极情绪。 情景 生活顺利却担心“天有不测风云”;子女尚幼却担心将来开不上大学而心烦;身体偶有不适就担心身患重病而苦恼不已,等,这些都是在相应的环境中胡思乱想、患得患失而惴惴不安的结果。由于引起烦恼的情景较多,所以无端烦恼的人常感到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无端烦恼与生活中正常的烦恼区别。 正常烦恼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原因引起,人人都有体验, 无端烦恼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它的原因是主观想象出来的而非客观存在。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无端烦恼的写照。 矫正措施 1、淡化个人得失 不要纠缠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淡泊名利 2 、辩证的看待问题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有自己的规律,不会依个人的主管愿望而行。 3、 调整心态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其中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许多客观因素。(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自考介绍:http://www.gzzk114.com/xljkj.shtml
名词解析:市场与市场营销21.机会成本:为了选择一个产品而放弃另一个产品时所付出的代价。 机会成本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有机会成本。我们每天在生活中都面临作很多种抉择,而这种抉择中都存在着机会成本问题。22.消费性产品:主要由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比如食品等。23.资本性产品:主要由生产者购买的商品,比如机器设备等。24.生产可能性边界:一条显示最大可能产出的曲线,就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利用所有的经济资源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25.收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资、租幸、利息和利润等。26.消费:社会经济体在产品或服务上的花费总和。27.储蓄:现在还没有花费的收人总和。28.投资:为了今后的生产,厂家所花费的资金总和。29.税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通过征收税金所获得的钱财收入。30.政府支出:政府所花费的金额总和。这些钱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获得的。31.进口:购买国外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话费总额。32.出口:通过向国外消费者出售商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人总和。33.漏出:用于支付进口货物而离开循环流的货币。34.注入:描述的是大量的现金流出一一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35.传统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关于生产什么以及怎样分配产品或服务的决策都是由传统、风俗和习惯决定的。36.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由政府机构决定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谁应该获得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优点:领导机构可以保障收入、财富和机会均等。37.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所有的经济决策完全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政府不参与经济决策的过程。38.混合经济:这种经济体系的经济政策由市场体系和政府机构共同决定。有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39.私有化:经济资源掌握在个人手中,私人通过利用这些资源来获得收益。40.自由选择:如果消费者能够而且也愿意购买,企业可以提供任何他们想要生产的产品,而且可以制定他们想要的价格。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自考金融管理专业介绍:http://www.gzzk114.com/Projects/jrglbk.html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
自考英语(二)完型填空答题技巧 1.做题步骤 (1)通览全篇,分文体,定结构,知大意。 做完型填空题,答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短文的大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分清文章的文体与行文结构。本题的短文多为说明文或议论文,结构较紧凑,往往开门见山地提出主题,然后逐点说明或评议,最后小结。所以做题前应浏览全篇,重点是首段、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尾句。 (2)初选答案,理脉络,顾前后,忌恋战。 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所提供的搭配、结构、语义等线索来初选答案。初选时,要着眼空格所在的完整句子,瞻前顾后,重点解决与结构、搭配有关的小题。对于个别词汇的考题,如果一时难以抉择,不要恋战,而是继续往下进行,往往进行到下文,对前边的问题就会有了主意。 (3)复读全文,核答案,句通顺,意要畅 题目做完后,要通读“完型”后的全文,核查自己所选的答案能否使文章连贯,语法正确。如果你发现你所选的某个答案放在句中读起来很别扭,那么你的语感在提醒你对此答案要三思。 2.判断技巧 做完型填空题时,在遵循以上三个步骤的同时,还要注意解题思路或技巧。 (1)搭配判断法 根据对以往考试的分析,搭配型题目在完型填空题中占的比例最重。搭配型问题主要测试常见搭配的熟练程度,比如说哪些词要搭配不定式、动名词或某种从句,哪些词必须与某个介词搭配。我们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短语动词和介词的固定搭配。 (2)结构判断法 结构型问题主要包括句型、句式、连接词的选择等,解题时要运用句法知识,把握关键词,从而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完型填空题目中有很多是利用语法的正确性与逻辑的排斥性间的矛盾来设计的。因此考生应结合上下文的合理性及意义关系的逻辑性选择最佳答案。完型填空中常考的逻辑关系主要有: A.转折、让步 : 这种关系表明后一种观点或事实与前一种观点或事实相比有些出乎意料。常见的表示转折、让步的词或词组有:but , still , yet , however, though , although, no matter, in spite of ,anyway, even if , 等。 B.因果关系:表原因的连词或词组有: because (of ), due to , owing to , thanks to , since, for , as , 等。表结果的词或词组有: so , therefore, then , as a result, in consequence, consequently, thus, 等。 C.表示递进、补充关系: 这种关系表示对前一事实或观点做进一步阐述。常用的词、词组有: moreover, likewise, besides, in addition , also , too, not only … but also , apart from , what‘s more 等。 D.表示对比、比较关系:对比表示观点或事物间的差异性,比较表明观点或事物间的同一性。表示对比的词或词组有:in contrast, by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conversely, unlike, oppositely 等。表示比较的词或词组有:like, in comparison , compare… with , as , just as 等。 (3)词义判断法 词汇型问题也是完形填空的一个考点,主要测试考生在段落语篇中把握语义连贯性的能力,提供选择的词可能是近义词、近形词也可能是随意拼凑的四个选项,遇到这类题,既要联系上下文,又要具有扎实的词汇基础,有时还须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做出判断。
自考本科“英语二”-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广东省自学考试本科专业中的“英语二”科目阅读理解的主要题型有: (1)主旨题: 这类问题主要测试考生把握主题与中心思想的能力。主要形式有: a.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 b.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es ____________. c.What is the passage primarily concerned about? d.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is passage? e.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f.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 _________. 作者的态度、写作目的与主题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可以看作主旨题的延伸。主要形式有: 问写作目的: g.The author writes this passage mainly to _______. h.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_. 问态度: i.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 is _________. j.The tone of this passage can be described as ___________. (2)细节题: 这类问题测试考生把握文章细节的能力,主要与文中的考点相联系,如:最高级、唯一性、其他对比、数字年代、原因等。主要形式有: 是非题:(三正一误或三误一正) a.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 b.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 c.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Paragraph …? 例证题 a.The author gives an example in Paragraph …… mainly to show that ______. 其他具体细节题 From the passage , it can be seen that …。 The main reason for …is _________. (3)推理题 这类题主要测试考生能否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进而理解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主要形式有: A It is implied in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B The passage implies (suggests) that ________. C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 D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E For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_________. (4)词义题 这类问题主要测试考生使用词语搭配和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的能力。主要形式有: g.The word “…” in line (Paragragh )……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 h.In paragraph …, the word “…” refers to (stands for) _______. i.The word “…” in Paragraph … can be best replaced by ________. 词汇题考查的词汇主要是熟词僻义或生词 4.猜字的几种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词、难词,考试中又不允许查字典,这就需要利用猜字的技巧了。通过构词法推测词义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重点介绍如何通过上下文线索来猜测词义。 1)利用词根、词缀构词法 (2)直接定义 作者在行文中有时不得不使用某些难词、偏词,为使读者理解,作者常常会在文章中直接解释该词语。作者或通过同位语,或使用定语从句加以阐明,或用冒号、破折号、括号给出,或用语篇标志词引出,这类语篇标志词有:that is (to say) ; e .g.;or,in other words;to put it in another way 等。 例如:She is bilingual.In other words,she speaks English and French equally well. (bilingual:会说两种语言的)。 (3)近义复述 同一短文中前后两个句子、短语或单词通常有互释作用,可以从上下文的复述中获取与某一单词或短语相关的信息以猜测词义。例如: It is difficult to list all of my father‘s attributes because he has so many different talents and abilities,(attribute:特质;才能) (4)对比和并列表述 利用上下文中的对比或并列表达猜测词义是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有不少句子会在上下文中给出某个生词(尤其是偏词、难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运用对比或并列表达对这些生词加以提示。通过了解词与词之间的连接关系,特别是一些语篇标志词,如:however;on the other hand;nevertheless等,我们不难推断这些生词的词义。如: If you agree,write “yes”;if you dissent,write “no”。 (dissent:不同意) (5) 根据常识 有些生词看似很难,但根据语境,根据读者的经历或常识,很容易猜出词义。如果所读的材料是考生熟悉的内容或在自己专业知识范围内,生词就更易化解了。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 英语教育:http://www.gzzk114.com/yyjy.shtml
《近代汉语》1-2章自考总复习第一章 绪论1、什么是近代汉语?p1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P22、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P3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P55、哪儿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6、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P6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少时间?P6 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11、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的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自己归纳出句型来?P7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 “可是菩提耶?”中的“可”相当于古汉语的哪个词?p913、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材料?P12 15、哪些词语是伴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16、哪些词语是伴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哪些词语是伴随印刷术而产生的?P1318、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P1419、“把茅盖头”的实际意思指什么?这个词义的形成与什么文化现象有关?P14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初是从什么作品中体现出来的? P16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化原因影响而产生的?P1722、造成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1823、哪些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24、哪些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种类?P1826、哪些著作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P1927、韵书、韵图产生的学术之源可上溯到哪些方面?P19 第二章 文献1、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标准分为哪三类的?P202、充分反映口语的文献有哪些?P203、对口语有所反映,但不甚充分,多半是文白相间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04、对口语略有反映,即基本上以文言写作,偶尔使用口语词或口语句子的著作以什么为代表?P205、文言文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的原因是什么?P226、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P22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P238、敦煌变文、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宋元明南戏、“三言”“二拍”、《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著作分别反映哪些地方的口语?P23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P2410、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P25D3111、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产生的原因是哪两条?P2512、什么叫夺文和衍文?P27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
16年1月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到三章章节重点第一章 语法和语法学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法这一概念、语法所包含的内容和语法学的简史,特别是了解汉语语法学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三个历史时期。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2. 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著作。其核心是“词本位”。②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 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著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著,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二)领会: 1.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内容。第二章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法形式和语法形式的概念,了解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具体特点,认识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复杂对应关系,认识如何在事实考察中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语法形式; 2.语法意义。 (二)领会: 1.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 2.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三)综合应用: 在事实考察中做好形式和意义的结合第三章 汉语语法特点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即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成原则基本一致、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形态; 2.语法范畴。 (二)领会: 1.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 2.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 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4.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6.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简单应用: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
16年1月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十到十一章章节重点 第十章 关于歧义句问题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歧义句、歧义句的类型有哪些,认识语义结构的表层形式特点和深层形成因素,并运用相关方法分化歧义句。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识记: 1.歧义句; 2.多语义词语 (二)领会: 1.歧义句的类型; 2.形成语义结构歧义的因素; 3.语义结构歧义的表层形式特征。 (三)简单应用: 分化歧义句。 (四)综合应用: 运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结构分析的分析方法分析有歧义的语言结构。 第十一章 如何学习写作语法论文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写作语法论文的基本知识,并进行具体写作。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综合应用: 写作语法学术论文。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本大纲是编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教材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也是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的依据。凡指定的考试用书或参考书,其内容如与本大纲有出入,均应以本大纲为依据,作适当的增减。 (一)关于使用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现代汉语语法学》(增订本),傅雨贤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1次修订,2003年7月第8次印刷。 (二) 关于自学应考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 1.自学应考者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所指定的教材和参考书。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照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全面理解、掌握教材各章节的知识内容,力求融会贯通,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自学应考者应依据本大纲的要求进行思考和练习,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初步具有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语言现象的能力。 (三) 关于社会助学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 1.社会助学者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参照本大纲所附的适合本课程水平的各类题型,把本课程的知识系统与要求自学应考者掌握的分析方法和具备的分析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体现本课程社会助学的导向性。 2.社会助学者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现代汉语语法学》。在助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1教材的各章节虽然相对独立,但彼此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助学过程中,不宜搞重点辅导哪章哪节的做法。 2.2教材每一章的内容都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并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安排。助学过程中,一定要由前往后,逐步推进,力求让自学应考者全面学习和掌握教材讲授的知识。 2.3在助学过程中,力求讲清基本概念,以使自学应考者切实理解教材所讲授的内容。 3.社会助学者在助学过程中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把助学重点放在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为此,在助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不要仅仅讲授教材的内容,还要在助学过程中多举些实例,要给自学应考者多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3.2不要仅仅要求自学自考者死记硬背概念术语,要着力指导考生学会应用教材所讲授的各种方法,能够分析处理各种实际的语言材料。 (四)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四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运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3.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4.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 5.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以本大纲为依据。如果所指定的考试用书或参考书,其内容与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不一致,均以本大纲为准。 6.本课程每次考试命题均以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为依据来确定命题的内容范围、能力层次和考试重点。 6.1本课程每次考试命题均应包括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基础知识包括教材所讲授的所有知识,实际应用主要指运用教材所讲授的方法对给出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分析和说明等。 6.2试题所采用的语言材料,应兼顾指定教材和参考书以内和以外两个方面,但所采用的指定教材和参考中的语言材料不宜超过40%。 7.试卷的覆盖面、应用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可掌握如下: (1)教材内容在试卷中件部分比例大致如下: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等方面的知识约5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约占50%。 (2)试卷中基础知识试题和应用能力试题的比例以7:3为宜。 8.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等题型。 9.本课程考试的试题总量,原则上不超过40个小题。采用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
中国近代文学史自考第三章考前重点 第三章 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及翻译文学1. 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之前的近代文坛状况怎样?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之前的文坛状况是:(1)社会心态变异,文学与文化走出传统困扰。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一批开风气之先的代表人物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传统困扰的可贵的第一步。(2)文学观念转变,但哲学武器仍是传统古文。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知识分子日光从古文献的狭小范围转向广阔的现实世界,注意研究外国的历史和现状,促使了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转变,但作家据以观察、分析大量新的生活素材的思想观念和审美眼光,却没有突破性的更新,他们所使用的哲学武器,主要还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经世致用”的“古方”。2. 中西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中西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表现在:(1)政治思想上。中国近代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肇始于甲午战争前后,这是近代历史与文学艺术的转捩点。在近代社会这一乾坤巨变的年代里,随着世界历史巨大的转折关头,往往是不同哲学学派和文艺流派思想观点以至审美观点纷呈的时代。文化的大量涌进,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展开了全面冲突与交汇,外国的“舶来品”如西方进化自然观、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康德、黑格尔的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等等,象博览品一样展销开中国舞台,传统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步步副进,一再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以适应时代潮流,以捍卫自己的生存。因此,中西哲学相互混合,形成了以进化论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2)文学观念上。戊戌变法前后兴起的文学翻译热潮,把西方的文学思想,创作方法和作家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开始被近代作家的接受,并指导创作。中外哲学、文艺思潮的相互撞击,既引起了中国政治思想的巨大变化,也推动了我国文学观念的更新和艺术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且形成了新的文学思潮和新的文艺风格。(3)文学创作上。从内容、形式、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冲破了传统的格局,促进了晚清文学的革新、发展和繁荣。3. 东方文化与文学交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近代东方文化交流突出表现在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东方文化与文学交流的特点是:由于近代东方各国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扰,东方文学的发展遭到了野蛮的摧残和严重的破坏,造成近代东方各国的文化与文学发展极不平衡。在一些具有古老文化传统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其文学则较发达;有些国家或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文学发展缓慢,有的甚至不处于民间口头创作阶段。因此,近代中国与近代东方各国的文化交流,实际上主要表现在朝鲜、越南、新加坡、日本等国之间进行,而又突出表现在中日文化交流上。这是因为近代中国有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大都企图通过日本这个窗口去了解西方,不少人到地日本留学,都曾去为中日文化交流作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的某些著作曾在日本产生过影响,同时也对日本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介绍,出现了不少研究日本的著作。近代对日本的研究比起对其他国家的了解和研究来,要深入得多。所以说,近代东方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在中日之间进行。4. 近代翻译文学的兴盛说明了什么?原因有哪些?影响怎样?近代翻译文学的兴盛,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对西方文明的追求。原因是:(1)政治变革的需要。自甲午战争之后,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苦的忧国忧民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中国政治的腐败,积弱不振,正在寻求救国革新的真理,因此,对西方新理论、新学说发生好奇心,便纷纷要求大量翻译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著作,作为自己的战斗武器。许多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著作,都带有程度不同的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压迫的民主主义思想,这在当是中国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要求变法维新的斗争中,有它积极的进步意义。(2)文学革新的需要。翻译家们通过文学作品译介,目的是使人们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五彩缤纷的文学世界,冲破固有的文学封闭体系,促进中国文学的变革。5. 为什么说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界有相当建树的人物?因为:(1)最早翻译长篇小说。林纾参与翻译的第一部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2)对外国小说的看法有过人之处。晚清士大夫阶层,大多数鄙薄小说,而且盲目自大,认为中国文学便是世界上最高最美的文学。林纾则不为传统观念所囿,走在一些能读外国小说原文者的前头,大量译介外国小说。(3)翻译数量多、名著多。在他20多年的译书生涯中,共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184种之多(包括未刊22种),其中世界名著40多种。(4)翻译目的明确。他并非仅仅是向人们介绍外国名著,更重要的是为了“唤醒国人,起而救国”。他想通过翻译小说,向中国人民介绍外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警醒同胞,使人们认识到亡国来种的危险,从而发出怒吼,奋起救国。6. 林纾的小说翻译有什么特点?特点是:(1)有明显的倾向性。林纾的早期译作,所介绍的大多数是接近于批判现实主义的,或者向社会的不平挑战的作家。林纾翻译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学,不少译作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价值。既有助于读者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上层社会的腐败和下层社会的贫困,亦有助于人们对黑暗现实的认识,给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有益的启示。(2)林纾翻译的小说几乎全是采取与人合译方式进行的。(3)运用“古文”来意译西方文学,体现了林纾的译书风格。(4)运用序、跋等对原作的意义或艺术进行阐释或赏析,借题发挥,抒爱国之情。(5)后期的译作对原著的选择还不够严谨,显得较庞杂,译文上存在删改、错误之处。7. 什么叫“信、达、雅”这是近代翻译文学的一种标准,最早由严复提出,出自《天演论・译例》。信,即译文要忠实可靠,内容上不脱离原著,译笔要能传达原著精神。达,即畅达,译者要能弥补原著的语言和中国语言之间的差距,既能保持原著风貌,而又与中国通行的语体相去不远。雅,即译著语言要渊雅,既要简明概括,又要生动形象,有文学色彩。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这种翻译标准,在当时就得到翻译界的普遍承认,直到今天,也公认为是翻译界应遵守的普遍法则。8. 何谓新学思潮?新学思潮是指19世纪末期出现的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社会学说的文化思潮。“新学”的倡导者们,视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旧学,并加以批判,以达到维新救国的目的。一时资产阶级的各种观点、学说,如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卢梭的天赋人权论等都一齐涌进中国的思想界,生存竞争,弱肉强食、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新观念大量出现于报刊和人们的论说中,新学成为一种时代的风尚。新学思潮盛行起来之后,给中国的思想界带来了新的变化。9.“西学”指的是什么?“西学”又称“新学”。与“中学”相对,是指欧洲16世纪以来的近代学术文化,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等等。16世纪末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而有其名。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变法图强,拯救国家的贫弱,抵御列强的侵略,要求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先驱魏源、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人士,纷纷发表文章呼吁向西方学习,革除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以西方为榜样,改革政治,改革社会,西学逐渐风行起来,在中法战争前后形成一种社会思潮,为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
注意家庭教育的十大弊端 1至2岁的宝宝已经会用一些手段来要挟父母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此时父母采用妥协的方式满足宝宝的要求,宝宝就会在下一次以更糟糕的行为来取得父母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从这时起,父母就要坚决拒绝宝宝的无理要求。1、包办代替: 有些父母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前的一切都为孩子安排好。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形成宝宝对父母的依赖性,阻碍宝宝自立性的发展。父母应从宝宝1岁后就开始培养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2、不适当的满足: 1至2岁的宝宝已经会用一些手段来要挟父母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此时父母采用妥协的方式满足宝宝的要求,宝宝就会在下一次以更糟糕的行为来取得父母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从这时起,父母就要坚决拒绝宝宝的无理要求。3、干涉太多: 要让宝宝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培养起宝宝的自立性。干涉太多,会使宝宝产生对父母的反感,也可能使宝宝形成儒弱的性格。4、不理解宝宝: 1至2岁的宝宝,有时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宝宝,会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也有利于亲子间亲密的关系。反之,宝宝会对父母产生不满。5、模棱两可的语言: 1至2岁的宝宝,理解力和判断力还不强,因此,父母要用清楚、直截了当的语言给宝宝明确的指示,否则,宝宝会无所适从。6、不良的榜样: 1至2岁的宝宝好模仿,父母不良的习惯如讲秽语。边看电视边吃饭等,对宝宝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纠正不良的习惯。7、教育不一致: 上下辈或父母之间对宝宝的教育不一致,一方批评、另一方袒护,会抵消教育的作用,也会降低宝宝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8、父母的落实罗嗦: 当宝宝犯错误时,父母唠唠叨叨数落个没完,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9、失控: 当宝宝做错了事或闯祸时,父母大发雷霆会使宝宝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同伴。10、体罚后反悔: 这种教育方式会使1~2岁的宝宝不明是非,对父母的行为感到迷茫。(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自考学前教育专业介绍:http://www.gzzk114.com/xqjyu.shtml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
学前教育: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对于孩子,我们总是会觉得很爱很爱他,可我们忘了,我们给的是否是孩子想要的。我们总是以为趁年轻多努力赚钱,以后可以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和满足。可这样的爱,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静下心来想想,你真的了解身边的孩子吗?你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与爱。 父母的陪伴与爱,是给孩子最好的能量。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只有父母的陪伴与爱才能让他更有信心去克服。孩子需要我们的接纳,可对于一些工作忙碌的父母而言根本无法停下脚步听听孩子的心声。研究表明,孩子经常获得父母得爱和肯定,以后在他面对生活得不愉快时会更积极得处理好一切,勇于找到办法去解决和脱离困境。孩子的成长等不了,多给他一些呵护与陪伴吧,让孩子每一天都幸福乐观! 孩子需要父母的倾听与沟通。 沟通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桥梁,千万不要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距离感。很多父母都以工作忙碌为由,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居高临下得要求孩子。当孩子想要去表达些什么,父母却根本没有耐心听孩子说完。沟通都是双方面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去要求孩子妥协,而不能静下心来去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那么以后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和父母无法沟通,代沟问题也会越来越深。 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除了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外,还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个性,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培养。很多父母以为孩子是自己的,替孩子做主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让孩子失去自己的空间和感受,对他是很不尊重的。父母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应把他当做大人一样尊重,平等生活,遇到事一起商量。日后他才会拥有自信和独立的精神。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需要我们的尊重和理解。 什么样的爱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思想和选择。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参与,是父母的倾听与沟通,是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他的成长需要自己去探索和体验,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耐心得陪伴,宽容得接纳。用鼓励和赞美去激励,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尊重和爱。孩子在没有压迫和束缚的环境下才会成长得更幸福更快乐。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自考学前教育专业介绍:http://www.gzzk114.com/xqjyu.shtml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